历史教育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改革)七上教材第35页
商鞅变法:bc356(战国时期),秦孝公支持商鞅实行变法。经济上: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政治上: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事战斗力。作用:秦国国力增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建筑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上第36页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在成都的岷江上修建的集防洪、灌溉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思想解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上第38-41页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核心思想:“仁”,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教育上: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提出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其思想被弟子整理成《论语》。老子创道家学派,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中。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为思想学术的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改革、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七上教材第94-96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通汉婚、学汉制。增强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活力,丰富了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5.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上教材第99页
书法艺术:造纸术的发明为汉字保存提供新的载体,丰富了中华文明,人们对书法美的追求,也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东汉后,书法成为艺术。东晋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6.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七下教材第6-9页
7.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对外关系发展)七下教材第14/19-22页
唐朝兴盛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2)统治者任用贤能,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生产;(3)坚持制度创新(如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科技创新(如筒车、曲辕犁);(4)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睦;唐太宗时,派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汉藏的交往。(5)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文明双向交往频繁。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印度)取经,并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8.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七下教材第41-45页
经济重心南移:原因:①南方相对安定;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方政府鼓励的重视与支持。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②唐中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长江流域,南移完成。表现:南方在人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等方面逐渐超过北方。影响:基本确定了我国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推动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向南方转移。
9.通过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七上教材第72-73页 七下教材第59-61页
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发明,东汉蔡伦改进(蔡侯纸),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和书法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北宋发明指南针并用航海,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的发展;唐代发明的火药,在宋元广泛运用于军事,对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的社会变革。
●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0.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建筑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下教材第79-81页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既是一个军事防御工程,也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北京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宫城即紫禁城,沿中轴线对称展开,体现皇权至上的设计理念。
11.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七下教材第53页 七下教材第88-94页
清朝边疆管理措施:对西藏:①确立册封制度:赐予“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称号②设机构管理: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对新疆:①平叛乱: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②设置伊犁将军对台湾:①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②1885年设置台湾省。意义:清朝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中国近代史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近代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八上教材第6-7页
1840年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③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中国主权完整、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13.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救亡图存探索)八上教材第20-21页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为“自强”、“求富”,维护清王朝统治,创办了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4.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近代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八上教材第28-29页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1895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①割台湾岛给日本②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商品输出变资本输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剧。
15.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救亡图存探索)八上教材第122-123页
张謇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抱有“实业救国”的思想,主要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产生–洋务运动;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后;发展热潮–辛亥革命后;短暂春天–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受挫–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挫。日益萎缩–受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16.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近代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八上教材第37页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①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17.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近代化的探索、救亡图存探索)八上教材第47页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意义: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华民国②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③促进生活习俗的变迁(剪辫、易服等)④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8.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救亡图存探索)八上教材第61-64页
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爱国运动;地点: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意义: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共诞生奠定基础。
19.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征程)八上教材第65-68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从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义: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20.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征程)八上教材第77-80页
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征程)八上教材第83-86页
(1)长征精神:国家民族利益至上,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紧密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等。(2)遵义会议(1935):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2.认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征程、杰出人物)八上教材第91页
23.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征程)八上第93-94页
24.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战)八上教材第98、102-105页
25.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八上第106-109页
抗日战争: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主张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②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③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领导正面战场抗战: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意义:①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②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③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人民解放战争
26.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的征程)p80-81 八上教材第112页
27.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征程)八上第116-119页
(1)重庆谈判:1945年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曙光(2)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③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④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不得人心。
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8.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家独立、中国共产党的征程)八下教材第2-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10.1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意义:①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9.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政权巩固、中国共产党的征程)八下教材第11页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1953):彭德怀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入朝鲜作战抗击美国侵略,把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意义:①巩固了人民政权,保卫了人民的和平生活②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③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30.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杰出人物)八下教材第90-94页
①两弹一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打破了核垄断,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②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③青蒿素: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开创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八下教材第34-46页
3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杰出人物、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征程)
改革开放:(1)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2)实践–①农村改革:1978年起,在农村(最早: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提高。②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③南方谈话: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义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改革、体制创新、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征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进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2)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对中国发展的意义:改革是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3.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征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2)意义: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家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教训: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理论创新) ③坚持人民至上 ④勇于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⑤坚持统一战线。⑥坚持独立自主 ⑦坚持开拓创新 ⑧坚持自我革命 ⑨坚持敢于斗争 ⑩坚持胸怀天下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4.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共产党的征程)八下教材第60-61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巩固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5.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国家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征程)八下教材第65-68页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世界古代史
●古代欧洲文明
36.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文明多样性)九上第26页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希腊:雕塑艺术–《掷铁饼者》;建筑艺术–神庙。(2)罗马:建筑艺术–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万神庙;历法–儒略历,奠定了公历的基础。
●封建时代的欧洲
37.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九上教材第32页
法兰克王国: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并形成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君封臣制,在查理曼帝国时国力鼎盛,后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的雏形。
38.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教育发展)九上教材第42页
大学的兴起: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西欧大学兴起,大学拥有自治地位,为欧洲教育和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封建时代的亚洲
39.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文明交流互鉴)九上第55页
阿拉伯帝国的文化贡献:传播阿拉伯数字、四大发明等;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世界近代史
●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40.从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资本主义萌芽)九上第60-63
41.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思想解放、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九上教材第65-68页
42.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世界影响(世界一体化)九上第70-74页
资本主义产生–(1)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欧洲中世纪末期,庄园制度逐渐瓦解,产生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形成雇佣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新航路开辟: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影响: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观念确立起来,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物种交流;推动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各国开始殖民扩张和掠夺。(3)文艺复兴:14世纪的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是以人文主义为思潮来反对教会“神权至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莎比亚士《罗密欧与朱丽叶》。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43.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法治建设、制度创新、革命)九上教材第82页
英国君主立宪制: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发生和平方式的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以议会至上为原则的君主立宪制政体,限制了王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44.通过华盛顿、《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法治建设、制度创新、革命、杰出人物、国家独立)九上教材第84-86页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美国的诞生。随后华盛顿带领大陆军打败英国殖民者。战后,华盛顿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美国成为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影响: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45.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法治建设、制度创新、革命、杰出人物)九上教材第89-92页
法国大革命(1789-1794):在启蒙运动思想解放下,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资产阶级发表《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制、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革命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拿破仑于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民法典》,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打击欧洲封建势力,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意义: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法制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46.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科技创新、社会变革)九上教材第93-97页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纺纱机,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动力)为主要标志,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825年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改善人们出行方式。
47.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以及工人运动(科学理论、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变革先导、无产阶级革命)九上教材第100-101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兴起: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实践尝试——巴黎公社。
● 殖民第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48.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国家独立)九上教材第2页
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①拉美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解放者”。②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大族起义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49.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改革)九下教材第8-9页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存在农奴制残余。
50.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统一、杰出人物、社会变革)九上教材第10页
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林肯在南北战争中通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美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
51.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变革)九上教材第15-16页
日本明治维新:在美国黑船入侵日本后民族危机加深,日本通过倒幕运动后进行改革,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52.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科技创新)九上教材第18-27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年代,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美国和德国领先,发明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飞机等。影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社会贫富分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53.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理解科学和文化在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杰出人物、科技创新)九下教材第28页
近代科学与文化:(1)成就: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发现万有引力、微积分、光学分析等;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推翻了神创论。(2)作用:丰富了人类的自然科学知识,对破除封建迷信、解放思想、促进反封建斗争与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54.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战争、和平与发展)九上教材第3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一战是同盟国(德意奥)和协约国(英法俄)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后形成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5.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九上教材第39-42页
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现实;推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56.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改革、政策调整)九上教材第60-61页
罗斯福新政: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大危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工业复兴法》;推行“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福利体制。使美国经济得到复苏,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指导和干预经济的先河,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57.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战争、和平与发展、国际合作)九上第67-7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逐渐扭转了战局,是二战胜利的重要原因。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战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结束。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58.初步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和平与发展、国际合作)九上教材第92-95页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1945年联合国成立,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两者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补充:
材料题关键问题答案总结:
(1)原因类
1)大国崛起的原因:(以英美等国为例)①制度创新: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民族独立、国家统一 ③科技创新:工业革命 ④对外殖民扩张 ⑤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2)推动全球化原因: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带来交通发展、跨国公司的贸易、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组织的推动
3)宋代社会繁荣的原因:重文轻武政策、科举制发展、科技进步(印刷术等)、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安定、市民阶层壮大
4)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国家独立;党的正确领导;民族区域制度的实施;民族团结;改革开放;先进人物的奋斗。
5)新中国(工业、经济、科技、社会等)发展原因:国家独立;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专业人员的辛勤付出;国家政策的指导;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
6)近代中国人民觉醒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各阶层不懈的探索;先进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党的领导。
(2)概况特点类
时间(历史悠久或历时长)、空间(分布广或南北差异)、内容领域(丰富、行业多、范围广)、发展(传承性、创新性、包容性、多元发展、曲折性、个性化、本土性、凝聚性)、影响(贡献大)
材料论述题观点与参考史实
主题 |
观点 |
可参考史实 |
1.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 |
1.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泽被后人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拥有优秀文化传统”,总结语中可以升华“要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
中国史:都江堰、大运河、明长城、北京故宫、四大发明、古代医学成就、文学书法艺术成就等 |
2.国家独立、国家统一 |
1.国家独立、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2.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总结语中可以升华“要认同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增强历史责任感,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中国史:秦的统一、汉武帝的大一统、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 世界史: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 |
3.改革 |
1.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 2.改革是强国之路; |
中国史: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改革开放 世界史: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
4.革命 |
1.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2.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需要长期激烈的斗争,不是一帆风顺的; 3.法律文献的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保证; 4.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
中国史: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中国成立 世界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
5.对外交往、改革开放 |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3.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 4.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 |
中国史: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四大发明的外传、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世界史:日本的社会变革与学习借鉴、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等 |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2.台湾、西藏、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有效的边疆治理有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4.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历代中央政府的共同追求 论述过程“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体戚与共,如……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
中国史: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的民族交融;西藏、新疆、台湾史;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交融 |
7.近代列强侵略 |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
中国史: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 |
8.近代抗争探索 |
1.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探索、勇于斗争的精神。 2.救亡图存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奋斗目标; 3.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 总结句: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 |
中国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红军长征、抗战
|
9.法律、制度创新 |
1.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2.民主与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结语中可以升华“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
中国史: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世界史:《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
10.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
1.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中国共产党通过理论创新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3.科学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的经验。 4.正确的决策引领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成功。 5.中国共产党善于处理矛盾,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6.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利益的坚定捍卫者; 7.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8.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
中国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及局限性、辛亥革命启示及教训、中共一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国共十年对立时期、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意义 |
11.经济建设 |
1.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2.适宜国情的政策调整能够推动社会发展;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富强 |
中国史: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世界史:列宁新经济政策、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弊端 |
12.思想解放 |
1.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3.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4.中国共产党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 5.中国共产党重视理论创新 |
中国史: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世界史:文艺复兴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
13.科技 |
1.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国防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保证。 4.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5.科技发展要重视自主创新。 |
中国史:古代四大发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 世界史:工业革命:蒸汽机与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电灯、汽车、飞机等发明使用 |
14.杰出人物 |
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 |
中国史:孔子成就、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等的贡献 世界史: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华盛顿、拿破仑、林肯贡献 |
15.团结 |
1.人民团结起来,正义的战争必将取得胜利。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团结协作,反对战争,才能赢得和平; 4.人类在面临共同危机,应携手合作 |
中国史:抗日战争胜利 世界史:《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
16.中国抗战 |
1.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
中国史: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共两党军队抗战的重要战役 世界史:《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 |
17.战争 |
1.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和平和发展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3.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4.面对人类社会的困境和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5.团结求生存,合作促发展 |
中国史: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及其危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世界史:两次世界大战危害、二战后的世界发展趋势等、联合国、世贸组织 |
18.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 |
1.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曾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果。 总结语中可以升华“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和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
中国史:四大发明 世界史: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等 |
19.民族工业 |
1.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极不平衡。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 |
中国史: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张謇实业救国、一战后近代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一五计划 |